當車內氧不足… 反應變遲鈍、猛打哈欠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楊清雄/專題報導】 在密閉空間內,氧氣不足、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時候,對人會有什麼影響?「打哈欠、想睡覺、反應變慢,都是主要的症狀。」醫師指出,如果二氧化碳濃度高到一定程度,可能還發生頭痛、悶熱,不可不慎!長庚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魏國珍表示,在密閉空間裡,如果氧氣不夠的話,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相對就會變高,這時,身體會以打哈欠的方式,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,同時透過「深呼吸」,希望增加血氧濃度。台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黃勝堅也指出,由於氧氣不足,人腦的反應自然會跟著遲緩,甚至會有打瞌睡的情形;魏國珍說,如果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無法改善時,可能會出現頭痛、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問題。據了解,在密閉空間裡,一旦二氧化碳濃度超過800ppm,就會讓人覺得不適,若再攀高到1000ppm,就會出現頭痛、頭昏、悶熱,或者疲倦、想睡覺等症狀。不過,如果把溫度降低的話,可能就不易發生「悶熱」的問題,連帶會使人的警覺性下降,這或許可以解釋,何以不開空調,人們若待在密閉車廂內睡覺,會覺得悶熱而醒來;反之,卻容易繼續沈睡下去。醫師認為,小汽車的車廂內,雖然「含氧量」足夠乘客、駕駛長時間所需,但各種行車狀況不一而足;為了避免發生上述症狀,最好趁車子在空曠、空氣良好的場所時,適時搖下車窗,引入車外的新鮮空氣。定期讓愛車做日光浴 讓車室空氣變新鮮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楊清雄/專題報導】 夏天到了,連日高溫讓汽車駕駛人緊閉車窗、大吹冷氣,長途旅行下來,卻忽略了車內空氣品質的問題;事實上,定期把愛車開到空曠處做點日光浴、捨棄化學合成的汽車芳香用品,都是確保車內空氣品質的要訣。現代的汽車隔音效果佳,車室的密閉性較之以往大有改善,也因此,車內的空氣與外界交換,光靠進出車室的開、關門動作並不足夠,最好是在行駛期間,搖下車窗,換氣量才夠大。為此,定期將愛車開到郊外、空氣良好的山林、田野地區,搖下車窗換氣,或者將車子停在豔陽下、空曠處,將四個車門打開,以利換氣的同時,可利用紫外線、溫度幫車內除濕、殺菌。或許有人會建議,直接把空調系統的「室內循環」改成「室外循環」,讓車子引進外頭的空氣、混進車內,不也很省事?但是,中華汽車維修人員指出,儘量少去切換循環閥門比較好。據瞭解,空調系統中有一道閥門,可以開啟、引入車外空氣進入車室內,關閉後便可阻擋外界空氣入內;而閥門與進氣口之間,有一個海綿襯墊,用來確保閥門關閉時,可以完全阻絕外界空氣。但此襯墊容易因為高溫而逐漸硬化,然後碎裂掉落,特別是經常開關閥門,不斷處於壓縮、膨鬆的狀態,會加速其彈性老化,最後提早碎裂,致車外空氣容易滲透入車內。另外,不少車主喜歡購買化學製成的汽車芳香用品,多半含有揮發性溶劑,會刺激呼吸道,長時使用不利健康,尤其對氣喘患者的危害更大。車內氧氣不夠 雪隧塞車真正危機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楊清雄/專題報導】 雪山隧道通車後,隧道口前方每逢假日必成「停車場」,用路人苦不堪言,日前有專家警告,隧道內塞車可能導致氣溫升高,引發危機;近來網友流傳訊息指出,真正的危機,其實是「車廂內的氧氣夠不夠?」事實上,ETC上路後,便有網友廣發訊息表示,已申裝機上盒的用路人,雖不用再開窗繳費,但沿途最好定時搖下車窗,讓車室內換換氣,否則,四、五個小時下來,可能因為車內空氣混濁、氧氣不足,使頭腦反應遲鈍而導致事故!網友解釋,根據粗算,一個70公斤的成人,在安靜的時候,每小時需呼吸18公升的氧氣,以一台小汽車的乘坐空間,扣除四名成人、座椅體積後,大約有200公升氧氣來算,可讓整車的人呼吸2.7小時。由於絕大多數的駕駛人,行車時多半是開空調、緊閉車窗,同時將空調設定在車內循環,車廂內的氧氣含量會處於遞減的狀態;萬一遇到大塞車,進入隧道後又因「封閉效應」而降低車速,這時更不可能開窗來換氣,否則隧道內的一氧化碳可能會趁隙而入,易致車內氧氣逐漸不足,連帶也會影響駕駛人、乘客的生理反應,威脅到行車安全!根據本報記者使用血氧濃度檢測儀,實際上路實驗發現,即便車上乘載三名體重約在70公斤的成年男性,使用車內循環、開啟冷氣,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將近兩個小時之後,每個人的血氧濃度指數仍可維持在98或以上的安全範圍內。對此,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表示,長時間在高速公路上駕車本來就容易因為太過單調而發生打瞌睡、反應變慢的情形,與氧氣濃度無絕對關係,何況車廂並非完全密閉的空間,高速行駛下,外頭的空氣仍有機會滲透進入車內。儘管如此,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務專員張國頌表示,以大多數駕駛人的開車習慣,可能只有在開關車門時,才會有空氣交流的可能,如果長時間沒有開窗換氣,車內空氣還是可能會越來越混濁;等到夜晚要返家時,可能已相當疲憊,此時若遇到塞車,恐怕只會讓駕駛人的反應更加惡化。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交管組組長吳木富指出,雪山隧道通車後迄今,隧道內一氧化碳濃度平均約在12ppm,低於警戒的標準75ppm,就算汽車打開車窗,一氧化碳滲透進入車內的值其實有限,更何況大家都不太開窗,而「活塞效應」也會讓空氣往出口排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- Apr 13 Fri 2012 01:29
當車內氧不足… 反應變遲鈍、猛打哈欠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